中金:南向流入的潜在空间

Source:XM-MT5

港股在前一周突破24,中金000点后,上周进入震荡回调阶段。流入虽然周五市场出现大幅反弹,空间XM登录但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.6%,中金恒生指数下跌1.1%,流入恒生国企和MSCI中国指数分别下跌0.4%与0.1%。空间消费类(+3.8%)、中金多元金融(+3.5%)及保险(+3.5%)等板块表现强劲,流入而媒体娱乐(-1.9%)、空间信息技术(-1.7%)和可选消费(-1.1%)则表现逊色。中金XM登录周五的流入反弹显示出向泛消费股的转变,而科技股有所回落。空间

尽管市场表现不佳,中金南向资金却持续流入,流入成为关注的空间焦点。上周一和周三,单日净流入分别达到296亿和262亿港元,创下沪深港通开通以来的新高。虽然外资有所流入,但幅度较小,主要以被动和交易型资金为主,主动资金的回流也有限。这表明南向资金在当前市场中是重要参与者,但并未完全掌握“定价权”。分析南向资金的流入情况与未来潜力,将有助于判断市场反弹的持续性。

中金:南向流入的潜在空间

一、南向流入的特点:速度快、规模大且偏向科技股

南向资金的流入自去年10月开始,并在春节后加速,表现出大规模、快速的特点。特殊时期的日均净流入已超过50亿港元,今年以来每日净流入甚至多次超过100亿港元。2024年,南向资金预计流入将达到8,078.7亿港元,日均34.7亿港元。而2023年的流入量已达到3,755.3亿港元,是去年的两倍多。南向成交额一度占据港交所主板成交额的33.7%,持股市值则占主板总市值的10.5%,均创历史新高。

南向资金的流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:其一路流入推动了科技股的重估,尤其是在春节过后;外资整体流入规模虽然小于往年,但仍有部分回流;投资者以个人和私募为主,保险公募也在持续配置。

二、南向流入的历史态势:市场情绪影响显著

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,南向资金的加速流入往往是在市场情绪高涨的时期,流向则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。例如,在2014年底到2015年初,沪港通启动后南向资金迅速进入,正值A股市场的高潮,而在2017年底,因“资产荒”导致资金涌向港股分红吸引力增强。市场波动时,南向资金的流入也会产生影响,如2020年初疫情后投资的流向改变。

三、南向是否具备“定价权”?只是局部与阶段性的影响

从长期来看,南向资金的流入确实提升了部分个股和板块的“定价权”,尤其是在高分红股上。然而,这种“定价权”是有限的,因为港股市场的开放性质及其借券做空机制,导致南向资金无法完全掌握市场的定价。

四、未来南向资金的流入空间:预计6,000至8,000亿港元

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已流入3,755.3亿港元,而预计全年流入总额可能高达1.8至2万亿港元。通过对各类投资者的评估,南向资金的潜在流入空间大约在6,000至8,000亿港元。主要来源包括保险资金、公募基金、私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。

结合各类资金的流入前景,2024年至今南向资金的流入情况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,未来的变化将受到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调控的影响。

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时间节点包括3月17日的中国经济数据、3月18日的贸易数据以及3月20日的美联储会议。

本文内容来源于“中金点睛”公众号,由XM外汇官网编辑整理。

Classification to which the article belongs:{当前tag}channel,Click to enter>>